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范文网教育教学普通教育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规律及其管理特点研究» 正文

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规律及其管理特点研究

[10-10 22:31:32]   来源:http://www.67jx.com  普通教育   阅读:8778

概要:(4)毕业设计的成绩管理成绩管理是毕业设计管理的最后阶段,也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和导师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我们建立了评分、评奖、复答辩等三项制度。评分制度。 为客观评定毕业设计成绩,最终成绩评定采用答辩委员会、导师、评阅人三项加权成绩。评奖制度。 为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表彰努力钻研的学生,建立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励制度。首先经导师、评阅人、专业答辩委员会评定推荐,经学校相关专家审定,评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学校颁发证书。复答辩制度。 即将每一个答辩组中成绩最差者择出,到系级答辩委员会进行复答辩,由系答辩委员会参考答辩组意见,重新评定成绩。这项制度的执行,实现了奖勤罚懒,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努力工作,达到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四、积极探索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其目的在于拓宽专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完善因材施教的措施。为此,我校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尝试开展了 “2.5+0.5”、“产

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规律及其管理特点研究,标签:普通教育资料,http://www.67jx.com

(4)毕业设计的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是毕业设计管理的最后阶段,也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和导师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我们建立了评分、评奖、复答辩等三项制度。

评分制度。 为客观评定毕业设计成绩,最终成绩评定采用答辩委员会、导师、评阅人三项加权成绩。

评奖制度。 为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表彰努力钻研的学生,建立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励制度。首先经导师、评阅人、专业答辩委员会评定推荐,经学校相关专家审定,评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学校颁发证书。

复答辩制度。 即将每一个答辩组中成绩最差者择出,到系级答辩委员会进行复答辩,由系答辩委员会参考答辩组意见,重新评定成绩。这项制度的执行,实现了奖勤罚懒,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努力工作,达到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四、积极探索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其目的在于拓宽专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完善因材施教的措施。为此,我校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尝试开展了 “2.5+0.5”、“产学研结合”等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
     “2.5+0.5”模式  我校在全校20**级学生中开始实施“2.5+0.5”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所谓“2.5+0.5”教学模式就是将3年的教学任务分解为2.5年的课程学习阶段和0.5年的毕业前实习阶段,在课程学习阶段加入8周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计划,将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学时打通,合理精简专业课门类,根据实际需要对有些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同时强化实践环节。在0.5年的毕业前实习安排中,根据学生需求对学生进行分流,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在签约或预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校内实习项目,主要涉及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

“产学研结合”模式  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做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提前深入社会,了解行业特点,知晓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清楚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定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材的积极性。多年来,我校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优势和便利条件,积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之路。具体做法:①严格筛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保证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还要尽量联系生产实际,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工程实际内容,具有实用性;为此我们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第一线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二是我校兼职教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和讲座,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生产实践课题,鼓励教师、企业专家、学生相结合从中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证学生能长期稳定地到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我校先后同省内外多家企业合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学研基地,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实施“产学研结合”模式提供了基地保证。③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在各教学基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请他们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兼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参与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等。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宝贵的实践工作经验,使得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充分的保障。④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实地考察和调研。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按题目要求到相应的生产单位或科研院所实习和调查研究,搜集与题目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技术水平和工艺过程,学习生产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掌握科技动态,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消化、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参考借鉴现有成果,为提出新颖创新的毕业设计(论文)思想打下基础。⑤有条件时,学生直接介入科研课题。有些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就是导师的在研课题。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中熟悉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提高科研能力。

五、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综合性学习过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全方位认识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学校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此环节。几年来,我校在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计划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构建的试行工作,并且把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贯穿毕业设计(论文)的始终,将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原理思想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管理全过程,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多种管理、监控与评价制度,对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环节就业对毕业设计教学冲击,保证其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今后仍需在提高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鼓励学生创新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普通教育普通教育资料教育教学 - 普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