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范文网职能部门银行保险改造治理结构,提升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正文

改造治理结构,提升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05-04 19:55:45]   来源:http://www.67jx.com  银行保险   阅读:8804

概要:【摘要】20**年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h股上市,紧接着,20**年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一个接一个的国内银行陆续在海外或海内外上市,我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上市并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如何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平台,借鉴国外的经验、吸取教训,改善其治理结构[1],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才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讨论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银行改革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对其形成不良资产的影响及变化趋势,论证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旨在明确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目标及依赖路径,以达到借鉴和启发的功效。【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风险管理 经验教训 改革方向一、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理论基础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银行天生就是风险集中的行业,不可能追求信贷零风险,因此银行的核心管理能力就是风险管理能力,银行的利润要与风险匹配,才能实现股东投资价值的最大化,这是新巴塞尔协议精神实质所在。目前,强化行业监管效率与加强风险管理一贯被视作是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进而是公司改革的重心,然而,现代企业理论

改造治理结构,提升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

【摘要】20**年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h股上市,紧接着,20**年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一个接一个的国内银行陆续在海外或海内外上市,我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上市并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如何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平台,借鉴国外的经验、吸取教训,改善其治理结构[1],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才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讨论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银行改革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对其形成不良资产的影响及变化趋势,论证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旨在明确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目标及依赖路径,以达到借鉴和启发的功效。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风险管理  经验教训  改革方向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理论基础

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银行天生就是风险集中的行业,不可能追求信贷零风险,因此银行的核心管理能力就是风险管理能力,银行的利润要与风险匹配,才能实现股东投资价值的最大化,这是新巴塞尔协议精神实质所在。目前,强化行业监管效率与加强风险管理一贯被视作是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进而是公司改革的重心,然而,现代企业理论及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表明,改善公司治理乃是触及当前金融机构的关键问题和实现风险管理的根本措施,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尽量抑制新不良资产的催生和积聚,实现真正的风险防范。

首先,金融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国际惯例告诉我们,金融监管无论如何重要、如何有效,都无法取代金融机构自身的治理结构建设。国内许多金融机构积聚的金融风险,主要缘于治理结构方面的制度安排。就国有银行而言,其产权名义上具有属于全民所有的公有性质,但事实上不可分割并量化至具体的所有者个人,以致产权固有的激励功能无法实现。正是这种促使经营者降低风险的激励功能的缺失,经营者会充分利用“合同的不完全性”来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并试图将不利的经济行为后果转嫁于他人,即不可避免地产生道德风险问题。此时,控制金融风险如果一味地诉诸外部监管,在外部监管机构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行为充分信息的情况下,其作用将是十分有限甚至是徒劳的;或者通过异常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提高金融机构的违规成本,则又可能会酝酿诸如惜贷、通货紧缩等负面影响。

其次,从风险管理的要求出发,加强风险管理有三种方式:第一是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即搜集信息和甄别信息,对信贷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度量;第二是进行机制设计,将责权利和风险在各方分配,将代理成本内在化,使借款人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如抵押和引入第三方制度;第三是创新信贷产品,增强流动性,在不同主体之间转移、分散和对冲风险,如贷款出售、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价差期权、远期等信贷衍生产品。但是如果我们从深层次来考虑这些风险管理方式实现有效的前提,就会发现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风险管理方式就不可能部分甚至完全有效的实现预期结果。因为,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建立怎样产权制度,产权制度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形态、技术水平、效率高低。

二、日本银行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金融自由化开始,对内放松银行业务经营的限制,对外推行国际金融自由化,于是银行业快速向外扩张。到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银行不良资产自然尽显。1988年巴塞尔协议对最低资本充足率硬性要求出台,日本银行不得不接受国际规则的束缚,有限的利润不够弥补资本不足,坏帐的冲销也实现不了。

巨额坏账不仅严重损害日本银行业发展,并一直成为日本经济复苏和金融改革推进的障碍。为此,日本政府实施了向银行业注资、承接破产银行资产、收购银行股权、促进银行扩充资本金、推动银行合并等一系列金融救助行动;日本民间银行自行开展的坏账处置,对遏制金融机构破产趋势、以及缓解由此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冲击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日本依然面对银行经营风险和不良贷款问题的严峻现实。因为,一方面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拯救承诺给多数银行带来了过分依赖政府的思维惯性,另一方面政府在对银行注资的同时却一直未对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造,导致了同一个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危机反复发生和政府反复对其注资的现象。日本特有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对不良资产采取拖延战术,并以一些技术性手段来隐瞒庞大的坏账,导致不良资产问题拖了十多年而不能得到解决。

[1] [2] [3] [4]  下一页


Tag:银行保险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职能部门 - 银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