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学前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发展学前教育是巩固普九成果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要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指导、辐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调动社会各界办园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园;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学前教育;强化管理,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开拓发展空间,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远程教育工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将基础教育信息网络作为教育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年内农村中学、大型完小基本配备电子教室,并逐步实施“校校通”工程。争取3年内建成满足中小学多媒体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与中国教育科研网高速互联需要的教育区域宽带网(校园网)。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强化措施,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三教统筹” 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
县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签:普通教育资料,http://www.67jx.com学前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发展学前教育是巩固普九成果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要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指导、辐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调动社会各界办园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园;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学前教育;强化管理,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开拓发展空间,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远程教育工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将基础教育信息网络作为教育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年内农村中学、大型完小基本配备电子教室,并逐步实施“校校通”工程。争取3年内建成满足中小学多媒体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与中国教育科研网高速互联需要的教育区域宽带网(校园网)。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强化措施,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三教统筹”
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切实做到为发展农业、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为推广科技成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农村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一是加强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对职业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和评估。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下大力气办好县职业中专,充分发挥其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的作用,调整专业结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逐步建立以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型管理体制,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加快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标迈进。要以职业中专和劳动技校为龙头,以乡镇成教中心为纽带,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二是大力推广“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批具有熟练技能、适合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或农民。要在农村初中和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鼓励学生在获得普教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做好市场调查,按照社会市场需求开设专业,以短平快的方式把学生送到生产第一线。要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三是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农民适当分担的培训投入机制。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和转岗人员都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今后,全县每年要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其中转移培训1万人次。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要统筹农业、科技、教育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科技培训和推广网络。加强成教中心建设,强化创新意识,改革办学思路,积极与农技、水利、畜牧等部门联合,搞好各种形式的培训,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四)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建立健全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富有活力的教育人事分配制度,是搞好农村教育工作的根本性措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质量,激发内部活力,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严格编制管理,最近,县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已对全县的核编方案核定并报市政府。各校要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配备教职工,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教师聘任制度。要积极推选校长选聘制,改革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坚持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任用校长的主要方式。我县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下一步,要在教育系统全面推开,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选配到领导岗位上来。实行校长任期制,对考核不合格或严重失职、渎职者,应及时予以解聘或撤职。要逐步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搞好试点,全面铺开,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能力、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学校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校内分配办法,将教职工的工资待遇与其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工作绩效挂钩。要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制度,鼓励教师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可不转户口,工资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浮动一级,返回后取消浮动工资。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经历。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照顾。对在偏远山区、库区任教的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补贴。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