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计划总结其他部门工作计划总结中考材料题复习之我见----在市2017年中考历史研讨会上的发言» 正文

中考材料题复习之我见----在市2017年中考历史研讨会上的发言

[05-11 15:32:02]   来源:http://www.67jx.com  其他部门工作计划总结   阅读:8719

概要: 银川三中 杨华琼各位老师好!我交流的题目是中考材料题复习之我见。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材料题是必考的题型之一,我们宁夏也不例外,从2009年历史学科纳入中考以来,年年都有材料题。而2009年的中考材料题与前几年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出题者在设问中加进了一些限制性的词语,使问题的难度加大,以至于许多考生不能完全按照题目的要求回答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审题能力不高,忽视试题中的限制性词语。例如,2009年材料题的三道设问都加有限制性词语,其中第一、二小题要求从材料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可是,许多考生忽视要求,却从课本上照抄答案从而失分。②不能抓准抓全材料的有效信息。③不会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④答题不规范或者不完整,条理不清晰,叙述问题前后混乱,答案不要点化,等等。鉴于以上问题,建议教师在中考辅导开始以后,第一次模拟考试以前单独用一节课时间,对材料题进行专题式的讲解,以帮助学生综合认识材料题及其答题方法。从哪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材料题的含义材料题,严格地讲,应该叫做材料解析题,也就是对材料的解析。这里的材料:

中考材料题复习之我见----在市2017年中考历史研讨会上的发言,标签:初中学校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工作计划,http://www.67jx.com

   银川三中   杨华琼

各位老师好!我交流的题目是中考材料题复习之我见。

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材料题是必考的题型之一,我们宁夏也不例外,从2009年历史学科纳入中考以来,年年都有材料题。而2009年的中考材料题与前几年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出题者在设问中加进了一些限制性的词语,使问题的难度加大,以至于许多考生不能完全按照题目的要求回答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审题能力不高,忽视试题中的限制性词语。例如,2009年材料题的三道设问都加有限制性词语,其中第一、二小题要求从材料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可是,许多考生忽视要求,却从课本上照抄答案从而失分。②不能抓准抓全材料的有效信息。③不会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④答题不规范或者不完整,条理不清晰,叙述问题前后混乱,答案不要点化,等等。鉴于以上问题,建议教师在中考辅导开始以后,第一次模拟考试以前单独用一节课时间,对材料题进行专题式的讲解,以帮助学生综合认识材料题及其答题方法。从哪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材料题的含义

材料题,严格地讲,应该叫做材料解析题,也就是对材料的解析。

这里的材料:是指 “原始的材料”,一般包括历史遗迹、文物、流传下来的文字、图片资料等等;

这里的解析:就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或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或说明历史问题。

二、材料题的结构

材料题的结构是由材料和依据材料而设的问题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材料是真实可信并有书可查的。材料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文字、图片、图表、漫画等等不一。

依据材料而设的问题,老师一定要重点讲清楚:依据材料而设的问题与一般问答题设问的最大不同点是:很多材料题的设问都用限制性的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和要求,如“分析材料……,概括……”,“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例如:2009年材料题的三个问题都有限制性词语。

出题者为什么要加进一些限制性的词语呢?有的是为了限制考生获取答案的途径,从而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或者从课本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的是限制考生获取信息后进行概括、归纳、综合等,从而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加进这些词语,出题者可以提高或降低题目难度,又可以考查考生各种不同的能力。所以,考查的能力不同,题目的难易不同,当然,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

三、材料题考查的主要功能

材料题考查的功能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在了解这些主要功能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

例题1:

阅读材料:“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有步骤的和平赎买的办法,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此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改造经历了从统购包销、加工定货到公司合营的发展过程,1954年以后,重点进行公司合营。从1955年底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司合营,资本家可获得固定的股息(后称‘定息’,至1966年停止),保留原有高薪。合营后的企业与国营企业在实质上已没有多大区别。”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对哪一行业的改造?

(2)根据材料回答这一运动的过程。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三个问题的中心内容分别是:“对哪一行业的改造”、“这一运动的过程”、“改造的实质”。

三个问题的限定词分别是:“材料反映的是……”、“根据材料回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些限定词对学生作出的要求是:三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考虑从材料中去获取。

请看:

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有步骤的和平赎买的办法,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此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改造经历了从统购包销、加工定货到公司合营的发展过程,1954年以后,重点进行公司合营。从1955年底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司合营,资本家可获得固定的股息(后称‘定息’,至1966年停止),保留原有高薪。合营后的企业与国营企业在实质上已没有多大区别。”

答案:

(1)材料反映的是对哪一行业的改造?

答: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2)根据材料回答这一运动的过程。

答:改造经历了从统购包销、加工定货到公司合营以及全行业公司合营。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答: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材料题考查的第一个主要功能是:

第一、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材料后能准确地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例题2:(2009年中考材料题部分)

阅读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内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乃至军队,都被卷入夺权风暴中。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学校停课,大学不招生,全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了活动。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工矿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000亿元。1971年,林彪反党集团被彻底粉碎。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

请回答:

(2)  “依据材料,概括地列举出“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程的知识要点。(要求:不能抄材料原文,表达简炼)”

这是一道归纳概括式的材料题。

问题的中心内容是:“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程。

问题的限定词有:“依据材料,概括地列举出……”、“不能抄材料原文,表达简炼”

限定词要求学生:答案必须从材料中获取,之后进行归纳、概括、要点化。

做这种题目的方法是:先在材料中找准答案的段落,之后再依据事件一小节一小节地划分出层次,再分别找出各小节的中心词或关键词或含义,再将中心词或关键词或含义要点化并按顺序列举出来即可。这样层层分析,既能够按要求完成作答,又可以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全部提取出来。

请看:

阅读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内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乃至军队,都被卷入夺权风暴中。︱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学校停课,大学不招生,全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了活动。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工矿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000亿元。︱1971年,林彪反党集团被彻底粉碎。︱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

对应以上各小节找到的各小节的中心词或关键词或含义如下:

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②红卫兵运动

③夺权风暴

④全面内乱(武斗、党政机关瘫痪、学校停课、破坏民主与法制、国民经济恶化)

⑤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⑥1976年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或“文化大革命”结束。

例题3:(2009中考材料题部分)

材料二:“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忆美元,台湾同胞来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请回答: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也是一道归纳概括式的材料题,与上道题不同的是,上道题要求学生归纳概括出历史事件,这道题要求学生归纳概括出一个动态的观点。

问题的中心内容是: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的限定词是:“联系材料二、三说明……”,依据限定词要求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答案,再概括成观点。

从材料二我们容易看出:海峡两岸是不交往的,即隔绝的,材料三反映的交往状况是:海峡两岸不但是交往的,而且是从人员、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往与交流,由此,得出的答案是:

答:变化:由交往隔绝发展到人员、经济、文化等广泛交往与交流。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材料题考查的第二个主要功能是:

第二、考查学生整理、概括和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后,能准确整理和概括出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事件。这一要求,限定了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但不能照搬课本,也不能照抄材料原文,考生必须依据材料概括出知识要点或者历史观点才能得分。

例题4: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曲线图所呈现出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2)请你分析这种发展变化的原因?

(3)由此你可以得山什么结论。

此题的第三问是依据第二问的答案信息来作答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材料题考查的第三个主要功能是:

第三、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即考查学生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

第四: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文字的组织要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

通过对材料题考查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材料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必须具备整理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必须具备对材料的运用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我们在复习时出题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当然,无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还必须通过学生做题老师讲解答题方法来解决,那么,学生如何答好材料题呢?

四、材料题的答题方法

1、读

我们宁夏是政治+三选一合卷,选择历史的考生答题的时间都非常紧张,为了节约时间,学生可以先读问题,掌握问题所提供的信息,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读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2、找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

(1)如果问题中有“分析材料……”、“依据材料……”的限定词,那就主要从材料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有效信息时,要注意分出层次,抓取关键词语,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如果问题中有“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的限定词,或者没有给出限定词,就从材料与课本二者中或者只从课本中找取有效信息。例如:上面例题4中的第(3)问:“由此你可以得山什么结论” ,2009年中考材料题的第三小问:“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必须从材料与课本中分别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或互相补充才能得出一个完整的答案。

3、答

要做到“四个注意”:

(1)注意要审准设问。第一:注意设问中要求学生解答的中心内容,第二:注意限定词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

(2)注意设问的分值。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要点要多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要点要少一点。不过,一般情况下,分值与要点基本是对等的,例如,分值是1分,答案要点就可能是一个或两个,分值是2分,答案要点就可能是两个或四个,依次类推。

(3)注意解析的时间顺序、层次性和完整性。这一项要求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是否具有良好的答题习惯以及是否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所以学生答题绝对不能东答一句,西答一句,前答一句,后答一句,让人感觉没有时间顺序,也没有层次感。同时,还应该注意完整性,因为,历史题的答案一般是踩点给分,就是说,回答对一个要点就给一个要点的分,回答对两个要点就得两个要点的分,答对的越多,分就越高。当然,所得的分数是不能超过出题者给出的最高分数的。

(4)注意答案要简明扼要,一般只要求写出要点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历史术语”,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各位老师,由于材料题是灵活多变的,我没有办法面面俱到都讲清楚,我只是针对2009年中考材料题银川市的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作为一名普通历史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各位老师,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讲得不好,请多包涵,谢谢!


Tag:其他部门工作计划总结初中学校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工作计划计划总结 - 其他部门工作计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