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作文网作文素材诗词赏析杜甫《秋兴八首》» 正文

杜甫《秋兴八首》

[10-10 22:36:58]   来源:http://www.67jx.com  诗词赏析   阅读:8173

概要: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去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瞿塘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 XXX*满地一渔翁。昆吾

杜甫《秋兴八首》,标签:毛泽东诗词赏析,诗词赏析,http://www.67jx.com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去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 XXX*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秋兴》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这组诗,前人评论较多,其中以王嗣奭《杜臆》的意见最为妥切。他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可见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为理解这组诗的结构,须对其内容先略作说明。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人事的更变,纲纪的崩坏,以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对杜甫说来,长安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他在这唐代的政治中心住过整整十年,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有爱慕,有欢笑,也有到处“潜悲辛”的苦闷。当此国家残破、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悉的长安景象,一一浮现眼前。“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第七首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

[1] [2] [3]  下一页


Tag:诗词赏析毛泽东诗词赏析,诗词赏析作文素材 - 诗词赏析

更多《杜甫《秋兴八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