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 下载类型:高二历史试卷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10 22:46:33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6892次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9.08 MB
- 推荐度:4 星级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下载简介
标签:高二历史选修一试卷,高二历史选修3试卷,
贵州省遵义四中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出题人:张菲飞 审题人:汪文生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25个,每题2分,共50分) 1、有“中国第一商业街”美誉的上海南京东路,初名花园弄(派克弄),俗名大马路。1865年被英租界当局更名为南京路。英租界更名南京路的主要原因应是: A、寓意征服中国,南京是中国的首都 B、太平天国失败,清政府同意南京开埠 C、南京是英国人最早到达的省会城市 D、租界源于《南京条约》附件之规定 2、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包世臣在他的《齐民四术》中说: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的三分之一。”联系当时的世界史知识,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时洋布“大行”并且价廉的根本原因主要是: A、有西方列强军事侵略的武装保护,强行推销 B、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破产,无力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C、工业革命完成,生产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连成一体 3、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篡《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地理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4、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5、有人说洪秀全和曾国藩之斗争是“耶稣与孔子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 B、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曾国藩主张中体西用 C、曾国藩建成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曾国藩使汉人重掌地方大权 6、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 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 大小:9.0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