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职业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岩土工程师专业辅导: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正文

岩土工程师专业辅导: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03-16 19:20:26]   来源:http://www.67jx.com  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   阅读:8162

概要:一、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1)抽水孔与观测孔的布置 抽水孔位置应根据试验的目的,结合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布置在有代表性地段。观测孔的布置应围绕主孔,可布置1~2排,首先应布置在与地下水流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当布置两排时,另一排应布置在平行地下水流向的方向上。参见有关书籍。观测孔深度一般要求进入抽水试验段厚度之中,若为非均质含水层,观测孔的深度应与抽水孔一致。(2)对水位降深及延续时间要求岩土工程勘察中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一般为8~24h。抽水试验一般要求进行三个落程,当进行简易抽水试验时可进行两个落程,各个落程的水位降深宜采用下列数值。S1=1/6H; S2=1/4H; S3=1/3H或按 S3=Smax ; S2=2/3S3 ; S1=1/3S3式中 H-潜水水柱高度(由静水位至孔底)(m);承压水层隔水顶板以上水柱高度(m);S1、S2、S3-分别为三个落程的降深值(m)。(3)渗透系数的计算参见《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3)压水试验在坚硬和半坚硬岩土层中,当地下水距地表很深时,常用压水试验测定岩层的透水性,多用于

岩土工程师专业辅导: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标签: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www.67jx.com

一、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1)抽水孔与观测孔的布置

  抽水孔位置应根据试验的目的,结合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布置在有代表性地段。

  观测孔的布置应围绕主孔,可布置1~2排,首先应布置在与地下水流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当布置两排时,另一排应布置在平行地下水流向的方向上。参见有关书籍。观测孔深度一般要求进入抽水试验段厚度之中,若为非均质含水层,观测孔的深度应与抽水孔一致。

  (2)对水位降深及延续时间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中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一般为8~24h。

  抽水试验一般要求进行三个落程,当进行简易抽水试验时可进行两个落程,各个落程的水位降深宜采用下列数值。

  S1=1/6H; S2=1/4H; S3=1/3H

  或按 S3=Smax ; S2=2/3S3 ; S1=1/3S3

  式中 H-潜水水柱高度(由静水位至孔底)(m);承压水层隔水顶板以上水柱高度(m);

  S1、S2、S3-分别为三个落程的降深值(m)。

  (3)渗透系数的计算参见《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3)压水试验

  在坚硬和半坚硬岩土层中,当地下水距地表很深时,常用压水试验测定岩层的透水性,多用于水库、水坝工程。

  1).压水试验的方法和类型

  (1)按试验段划分可分为分段压水试验、综合压水试验和全孔压水试验。

  (2)按压力点划分为一点压水试验、三点压水试验和多点压水试验。

  (3)按试验压力划分为低压压水试验和高压压水试验。

  (4)按加压的动力源划分为水柱压水法、自流式压水法和机械法压水试验。

  2).压水试验的主要参数

  (1)压入水量

  当控制某一设计压力值呈稳定后,每隔lOmin测读压入水量,连续四次读数,最终压入水量。 (2)压力阶段和压力值

  压水试验的总压力是指用于试验段的实际平均压力。其单位习惯上均以水柱高度m计算,其水柱高度系由地下水位算起。

  (3)试验段长度

  试验段长度可根据地层的单层厚度、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为5~10cm,若岩芯完好,可适当加长试验段,但不宜大于10m,可利用专门的活动栓塞分段隔离。

  3),压水试验成果应用及计算 .

  (1)单位吸水量w

  单位吸水量是指该试验每分钟的压入水量与段长和压力乘积之比,其计算式:

  w=Q/(LP)

  式中 w —单位吸水量(L/min·m2);

  Q —钻孔压水的稳定流量(L/min);

  L—试验段长度(m):

  P—该试验段压水时所加的总压力(N/cm2)。

  (2)渗透系数k

  当试验段底部距离隔水层的厚度大于试验段长度时,按下式计算。

  k=0.527wlg(0.66L/r)

  式中 k—渗透系数(m/d);

  L-试验段长度(m);

  r-钻孔半径(m);

  w-单位吸水量(L/min.m2)。

  当试验段距离隔水层顶板之距离小于试验段长度时,按下式计算。

  k=0.527wlg(1.32L/r)

www.67jx.com

  二,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腐蚀的评价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章给出了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腐蚀的评价方法。

  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 地下水

  4.1 地下水的勘察要求

  4.1.1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勘察工作,掌握下列水文地质条件:

  1 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

  2 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

  3 区域性气候资料,如年降水量、蒸发量及其变化和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4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5 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6 是否存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

  4.1.2 对缺乏常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的地区,在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的初步勘察时,宜设置长期观测孔,对有关层位的地下水进行长期观测。

  4.1.3 对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当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评价、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有重大影响时,宜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4.1.4 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当场地有多层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时,应分层量测地下水位,并查明互相之间的补给关系;

[1] [2]  下一页


Tag: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职业考试 - 建筑工程考试试题 - 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