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进行操作验证前,我提出了具体要求:“请你们把水果一个一个放在水里试一试,仔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情况,再看看与自己的猜想一样不一样。”操作开始后。我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讲述每一种水果在水里的情况,引导他们将实验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不相符就要求他们调整记录。幼儿操作完,我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有的说:“我发现苹果放在水里是浮的。”有的说:“香蕉是沉的。”还有的说:“葡萄是浮的。”……接下来是启发幼儿提问的环节,我说:“这些水果在水里有的沉有的浮,真有趣,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小组评议:活动的过程中,钱老师没有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也没有一放了事,而是让幼儿明白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后进行自主活动,并且有充裕的时间鼓励幼儿看看、讲讲。整个活动始终保持着宽松、和谐、快乐、有序的气氛。钱老师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直观形象的记录卡和标记图.因此,幼儿能顺利地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验证。建议:活动开始时“让幼儿看水果、说水果”这个环节可以去掉.因为“好吃的水果”在班里已经
幼儿园一课三研:水果沉浮,标签: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幼儿园教案,http://www.67jx.com在进行操作验证前,我提出了具体要求:“请你们把水果一个一个放在水里试一试,仔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情况,再看看与自己的猜想一样不一样。”操作开始后。我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讲述每一种水果在水里的情况,引导他们将实验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不相符就要求他们调整记录。幼儿操作完,我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有的说:“我发现苹果放在水里是浮的。”有的说:“香蕉是沉的。”还有的说:“葡萄是浮的。”……接下来是启发幼儿提问的环节,我说:“这些水果在水里有的沉有的浮,真有趣,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小组评议:活动的过程中,钱老师没有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也没有一放了事,而是让幼儿明白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后进行自主活动,并且有充裕的时间鼓励幼儿看看、讲讲。整个活动始终保持着宽松、和谐、快乐、有序的气氛。钱老师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直观形象的记录卡和标记图.因此,幼儿能顺利地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验证。
建议:活动开始时“让幼儿看水果、说水果”这个环节可以去掉.因为“好吃的水果”在班里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可放到这次活动前进行。
我的反思:针对小班幼儿来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活动前,我在水果展览区提供水筐、毛巾等材料,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与材料相互作用.在玩水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现和获得初浅的“沉”“浮”经验,再通过这次集体活动帮助幼儿归纳和形成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结果证明我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一种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交互运用的尝试。我让孩子们做简单的记录,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记录水果在水里的沉浮状态.并且根据水果在水里实际的沉浮状态来验证原有的猜想,调整自己的认识,使幼儿知道:事物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一切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启发幼儿提问的环节.虽然小班幼儿还不具备一定的提问能力,但幼儿乐于提问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鼓励和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大家提出的“看看、说说水果”这个环节.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幼儿对水果的认识不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再说他们在这之前对水果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
“三研”后的体会
★教师为小班幼儿提出的要求应简单明确,让幼儿知道操作的目的和要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集体教学前几天就把水果、水放在展示区让幼儿无意识地玩玩,操作前老师提出要把水果一个一个放进水里试试,这些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要为幼儿探索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保证他们的探索活动不偏离方向。让幼儿主动探索,不是幼儿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幼儿的探究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探究。幼儿操作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每个水果在水里的现象.并与猜想进行比较,帮助他们调整记录,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科学探究的方法等都确保了幼儿探究活动的方向性。
www.67jx.com
★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年龄小而让幼儿采取模仿式、指令性的操作,从而剥夺幼儿主动探索的机会。只要幼儿明确了操作目标和要求,就可以放手让幼儿去摆弄材料.即使出错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幼儿获取知识过程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