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999年,我向剩下的三门发起进攻。结果,惨得很,只过了《财务成本管理》这一门,其余两门《会计》、《审计》都没有过。我总结了一下原因,《财务成本管理》除了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以外,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而理解的内容更多的是计算公式,也许在这方面学工科的占了一点优势。在复习中,我反反复复把有关的公式,演算了一遍又一遍,考试时,对有计算公式的题目,大部分在自己复习时都"似曾见过",做起来比较顺手。还有一个原因,为了"生计",我平时也参加了"炒股行列",为了"赚线",对有关证券的法规、信息,我很关注,没想到这也成为我在《财务成本管理》这门科目上拿分的一项重要因素。一部分综合题,大多与证券市场的知识相关。反正稀里糊涂地过了这一门。 1 (2) 3 4 5 www.67jx.com 1999年考《会计》、《审计》之所失败,在于我根本不是学这一门、干这一行的,许多名词、概念我都不清楚。所以,在2000年报名前,我下决心一
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之谈,标签: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中物理学习方法,http://www.67jx.com1999年,我向剩下的三门发起进攻。结果,惨得很,只过了《财务成本管理》这一门,其余两门《会计》、《审计》都没有过。我总结了一下原因,《财务成本管理》除了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以外,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而理解的内容更多的是计算公式,也许在这方面学工科的占了一点优势。在复习中,我反反复复把有关的公式,演算了一遍又一遍,考试时,对有计算公式的题目,大部分在自己复习时都"似曾见过",做起来比较顺手。还有一个原因,为了"生计",我平时也参加了"炒股行列",为了"赚线",对有关证券的法规、信息,我很关注,没想到这也成为我在《财务成本管理》这门科目上拿分的一项重要因素。一部分综合题,大多与证券市场的知识相关。反正稀里糊涂地过了这一门。
1 (2) 3 4 5
www.67jx.com1999年考《会计》、《审计》之所失败,在于我根本不是学这一门、干这一行的,许多名词、概念我都不清楚。所以,在2000年报名前,我下决心一定要拿下它,在报名参加CPA考试前,就找了一个会计补习班进行学习,让自己得到一些会计、审计的启蒙知识。然后,在CPA考试报名后,我就按这两门的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再重点突击。同时,我体会到,会计与审计先天性地就具有血缘联系,两门课我是交叉进行复习的。同一类的会计、审计问题,我是放在一起理解、领会、记忆。拿到《审计》试卷时,更加强了我对这一点的认识。谢天谢地,2000年我终于闯过了《会计》、《审计》这两关。
三,关于考试参考读物的选择
现在有关CPA考试辅导,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书、光盘、辅导班多如牛毛,报名的时候会让你无法选择。我的经验是,有关辅导材料,出来得越早,假的越多。你想想,考试委员会的考试大纲都还没有出来,它就说让你"冲刺",冲向何方呀?这些"早产儿"不外是为了抢占市场。如果是这样,我宁肯看前一年的教材,把一些基本原理弄懂、弄清,等指定教材出来后,再去选购一些真正有参考价值的辅导资料,最好是当年五、六月份出版的最新辅导材料。购书和光盘时,要注意编者是谁,制作、印刷、发行时间是什么时候。当然,不排除有的辅导材料的组织者,可能有"通天"本事,比一般人员能早些日子拿到教材的样书,但无论如何即使早拿到,搞辅导的老师也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它,然后才能按教材的体系说本门学科的重点、难点,这样的辅导教材是有用处的。如果自己口袋里钱很多,见辅导材料就买,从几百页书、几十盘光盘中,采集到一、二页书、一、二张盘是有用的,花一点钱也在所不惜,"广种薄收"也可以。但买回来后,面临的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博览辅导群书"。因此,我的看法,选择辅导材料还是要慎重挑选。我当年连续三年就花了几千元去买了一大堆辅导参考材料,有的有用,有的用处不大。"好饭不怕晚",好书也不怕迟,那怕是在临考试前,你发现了一套好书、好光盘,价钱贵一点、时间晚一点,买了也值。能够对你的考试成绩提高十个百分点,就可以说是好书、好盘了。专门猜题、押题的辅导材料,不值一买,因为那类似睹博,只会把你引向迷途。
真正的辅导材料,应当是由专家和实务经验丰富两部分的人员组织起来编写的。这样的辅导书,除了教材外,准备一、两套是必要的。一则可以看看不同的出题思路,再则因为有的问题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不同辅导教材的解释不尽相同,对比阅读后进行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现在的辅导参考书和盘版本众多,您在选购时要进行挑选,也可以采取每门学科选取一种版本,不必如同集邮那样一定汇集成套。 www.67jx.com
由于推荐书目情况因人而异,大家见仁见智,还是在茫茫书海里自己去挑选吧。
四,关于复习中的一些技巧
(一) 可以参加一些必要的复习辅导班。以我的经历,辅导班有快班、慢班,全日班、业余班,十天、半个月,加上周六、周日,等等。我选择的是业余、快班。每逢有课,来回奔波在单位、学校、家庭三角之间,虽然很劳累,但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会计》、《审计》是非上课不可,上了以后觉得很有收获。上辅导班要有明确针对性,上辅导班的目的不是扫盲,而是提高。除了老师讲以外,还会给一些题目做,通过一定数量、一定难度的习题练习,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