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围绕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全市上下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督导检查以及考核奖惩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1、抓规划布局,科学指导调整。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市农业结构三年大调整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明确了调整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把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立足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责,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科学指导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稳步开展。2、抓宣传发动,舆论引导调整。各级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开辟专栏;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举办报告会,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调整的任务目标和扶持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增收致富的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调整热情。市里编印了《咱们一齐奔小康--农民致富100法》160万册,发到农民手中。据统计,全市组织外出
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汇报,标签:工作汇报ppt,工作汇报材料,http://www.67jx.com围绕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全市上下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督导检查以及考核奖惩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
1、抓规划布局,科学指导调整。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市农业结构三年大调整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明确了调整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把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立足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责,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科学指导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稳步开展。
2、抓宣传发动,舆论引导调整。各级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开辟专栏;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举办报告会,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调整的任务目标和扶持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增收致富的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调整热情。市里编印了《咱们一齐奔小康--农民致富100法》160万册,发到农民手中。据统计,全市组织外出参观考察3万余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1200多场次,发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万余册(张),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抓调整的浓厚氛围。
3、抓责任落实,组织保障调整。市里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考核办法》,明确县乡党政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具体责任,严格奖惩,实行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市里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办公室,加强对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调度和指导。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也都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具体办事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保障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开展。
4、抓配套服务,合力拉动调整。各级从解决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入手,努力做好市场销售、订单生产、培训指导、资金协调、土地流转等环节的工作。开拓市场,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种植146万亩。制定政策,市和县市区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结构调整。搞好服务,全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00多期,培训人员52万人次;协调贷款资金近6亿元。
5、抓督导调度,强力推动调整。去年,市委、市政府先后2次召开高规格电视会议,4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安排部署农业结构调整。在去年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里派出11个督导组,驻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全市共派出督导组156个、包村干部1万多名。办公室建立了严格的调度制度,编发《农业产业化》50期,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主要是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大力度实施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关键时候亲自抓的结果,是各级各有关部门真抓实干、共同努力的结果。去年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不仅拉动了农民增收,同时加快了我市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促进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和广大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
通过一年来的成功实践,我们认为,要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实质上就是在整合农村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链条的拉长和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政府强力推动。建设五大产业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挥好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去年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在关键时期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必须坚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不可能让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自发地富裕起来;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发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必须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才能使城乡、工农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龙头带动这个关键。龙头企业通市场、连基地、带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龙头企业能够带动一个大基地,撑起一个大市场,富裕一方老百姓。抓住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这个“牛鼻子”,就找准了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