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范文网报告汇报经验材料×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正文

×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10-10 22:27:34]   来源:http://www.67jx.com  经验材料   阅读:8858

概要:(三)对口帮扶,社会共举。实施“村村通”工程的难点在贫困山区和边远村庄。20**年,我们在全市确定了116个修路困难最大的村,为了解决这些村的修路困难,在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号召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驻市企业,与这些村进行“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各县也采取这种办法,开展富帮穷、先进帮落后的活动。20**年又对5个贫困县进行集中帮扶,帮扶单位不但从技术、资金、机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深入工程一线参加义务修路。平顺县石城镇黄坪村是一个有130多户、380多口人的村庄,周围群山环抱,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遇到雨雪天气村里人出不去,村外人进不来,盛产的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堆在家里卖不出去。修一条出村的好路,成为村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市政府办公厅把这个村作为帮扶对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该村克服困难,在村里办起了石料厂,解决了修路的原料问题,重新规划了线路,拓宽了路基,铺装了水泥路面。其它帮扶单位也都把“村村通”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但给予大力支持,而且与人民群众并肩劳动,协同作战,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贫困村庄修路难的问题。

×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标签: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小学班主任经验材料,http://www.67jx.com
(三)对口帮扶,社会共举。实施“村村通”工程的难点在贫困山区和边远村庄。20**年,我们在全市确定了116个修路困难最大的村,为了解决这些村的修路困难,在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号召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驻市企业,与这些村进行“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各县也采取这种办法,开展富帮穷、先进帮落后的活动。20**年又对5个贫困县进行集中帮扶,帮扶单位不但从技术、资金、机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深入工程一线参加义务修路。平顺县石城镇黄坪村是一个有130多户、380多口人的村庄,周围群山环抱,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遇到雨雪天气村里人出不去,村外人进不来,盛产的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堆在家里卖不出去。修一条出村的好路,成为村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市政府办公厅把这个村作为帮扶对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该村克服困难,在村里办起了石料厂,解决了修路的原料问题,重新规划了线路,拓宽了路基,铺装了水泥路面。其它帮扶单位也都把“村村通”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但给予大力支持,而且与人民群众并肩劳动,协同作战,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贫困村庄修路难的问题。
三、多元筹措,科学使用,破解资金难题
千困难,万困难,资金短缺是最大的困难。按国家施工标准要求,结合我市地理条件实际,经详细测算,修通1公里通村水泥路或油路约需资金20万元,4000公里就是8个亿,而我们长治市13个县市区中,国定、省定、财政补贴县占到一半以上,财力十分有限,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只有2000多万元,资金缺口非常大。是坐等观望维持现状,还是克服困难争先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不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必须“办多少事找多少钱”。为此,我们自逼加压想办法,勒紧裤带挤,咬紧牙关省,四面出击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
一是工物抵资。修建水泥路或油路,大的工序有三道:路基、垫层和路面。路基整修、垫层材料所用资金,我们主要通过群众投工和就地取材的办法解决,充分发挥老区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土石资源丰富的优势,由群众义务投工进行采备石料和整修路基。沁县境内土多石少,当地群众就去漫天遍野捡石头,节省了大量资金;平顺县山高石头多,但由于山路崎岖,采石异常困难,为了备足石料,干部带着群众用最原始的搬运方法——肩挑手抬。有人总结出了一句顺口溜:“扛着撅头,挑着箩头,啃着窝头,斗着石头,干部修路带好头,群众致富有盼头。”他们就是靠着这一双双铁手和一付付硬肩,备足了修路的石料。壶关县是个贫困县,县财政连解决工资问题都很困难,根本无力解决修路资金,人民群众就地取材,从山上运下块石堆到路边,再用铁锤砸成碎石铺到路上,抬着老夯喊着号子压实。
二是多元筹资。除去群众投工采备石料和挖填土方抵去部分资金外,路面铺装所必需的水泥、沥青等材料,以及施工所用压道机、拌和机等机械设备的租赁、购买,约需人民币3亿元。这3亿元建设资金是“硬头货”,如果得不到尽快解决,“村村通”工程在质量上、数量上和时间上都会大打折扣。为此,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大了筹融资力度。第一,财政挤一点。市、县两级把今后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集中使用,投入到工程建设中。第二,自愿集一点。群众虽然困难,但捐资修路热情高涨,我们在群众集资上坚持了“三不”原则:不增加农民负担、不下行政命令、不搞硬性摊派,完全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捐款,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展开了集资竞赛。沁县罗卜港村60多岁的闫水生老人卖掉棺材板捐了500元,壶关县辛庄村会计郭根孝卖掉一头大猪捐出750元。第三,乡亲捐一点。以村为单位向在外工作人员发出邀请函、倡议书,激发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利用各种渠道和办法提供资金、技术、机械、材料等帮助,为修路贡献力量。第四,单位助一点。行政机关和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都对困难大的村进行了资金帮扶。第五,向上要一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请求支援;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县乡负责人,多次派人到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在资金、设备、材料等方面寻求支持。省交通厅给了我们大力帮助,不但在资金上给予了积极支持,而且在技术、机械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援助。
三是合理用资。筹集到的资金浸注着人民群众的血汗,饱合着人民群众的期望。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们将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从各个环节上精打细算,避免浪费。首先,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档案。市、县、乡、村四级对各种渠道所筹集的资金,设立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每一项资金的列支都要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由集体研究决定后方可使用。其次,对每条路所需资金进行精确概算。对工程建设中购买路面材料、租赁机械等必须使用的资金,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制定多种预算方案,择优使用。并在工期安排、施工流程等方面科学安排,仔细推敲,避免窝工浪费,尽量节约资金。第三,实行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我们规定每修一公里路,市财政、省交通厅各补贴一万元,但这笔钱不是先给再修,而是先修再给;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以奖代补。先后对全市的村通工程进行了十四次大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下拨资金,既解决了工程建设的燃眉之急,又激励了基层的干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经验材料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小学班主任经验材料报告汇报 - 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