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范文网报告汇报调查报告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 正文

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

[10-10 22:28:17]   来源:http://www.67jx.com  调查报告   阅读:8299

概要:3、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县财政运转十分困难,客观县情决定了我县办大教育、办大职教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职业学校的经费、设备投入不足已严重影响了职教事业的发展,县职教中心欠债3000多万,直接面临着保吃饭和促发展的矛盾,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都遇到了很大阻碍。县技工学校为了生存,采取教职工集资的办法购进教学实习设备,教师采用工厂里“三班倒”的方法,轮流让学生实习操作,尽管这样,学生还是多人合用一台机器,这些困难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4、校企合作对接不够。一方面专业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不接轨。皮鞋、纺织服装、农药化工、节能灯具、油田机械、花炮是我县的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特别是纺织服装和制鞋业,缺工都接近千人。但在职中、二职中和技校三所龙头职校中,却没有开设纺织、制鞋、灯具、花炮专业,服装专业虽有开设,但学生数太少,仅有1-2个班级。一方面校企合作缺少平台。企业用工与学校培训缺少对接沟通,有的企业用工缺乏计划性、超前性,大多是临时性紧急招工,使得学校无法利用培训的方式

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标签:调查报告作文,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http://www.67jx.com

3、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县财政运转十分困难,客观县情决定了我县办大教育、办大职教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职业学校的经费、设备投入不足已严重影响了职教事业的发展,县职教中心欠债3000多万,直接面临着保吃饭和促发展的矛盾,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都遇到了很大阻碍。县技工学校为了生存,采取教职工集资的办法购进教学实习设备,教师采用工厂里“三班倒”的方法,轮流让学生实习操作,尽管这样,学生还是多人合用一台机器,这些困难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4、校企合作对接不够。一方面专业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不接轨。皮鞋、纺织服装、农药化工、节能灯具、油田机械、花炮是我县的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特别是纺织服装和制鞋业,缺工都接近千人。但在职中、二职中和技校三所龙头职校中,却没有开设纺织、制鞋、灯具、花炮专业,服装专业虽有开设,但学生数太少,仅有1-2个班级。一方面校企合作缺少平台。企业用工与学校培训缺少对接沟通,有的企业用工缺乏计划性、超前性,大多是临时性紧急招工,使得学校无法利用培训的方式为企业储备操作技术工人。

三、对策思考

我县企业用工十分紧缺,而县内培训的技术工人却大量流失,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也关系到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逐步深入,企业用工短缺矛盾将进一步凸现,针对这一情况拟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以不断加大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

(一)加大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现在,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职中毕业最多只能当个工人,没出息。因此,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许多家庭宁可高价集资让其上普中,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甚至放弃继续上学。据调查统计,今年我县有20000名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剔除走向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仍有约5000多人将走向社会。对此,我们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职业教育对学生就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为社会作奉献、为家庭作贡献、为自己闯路子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典型,让职业教育是现实生产力、职业中学是农家子弟成才和创业的摇篮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扩大职业教育生源。职业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另一方面,宣传本地优秀企业。对我县用工条件好、劳动保障待遇高、生活条件优的企业予以大力宣传,改善学生和家长对本地企业的不良印象,同时对不执行法律法规、无视工人利益的企业进行曝光,用社会舆论来督促企业守法经营。

(二)加强规范,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县劳动保障、监察、总工会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对企业贯彻落实《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障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经常检查,对欠缴社会保险费、克扣拖欠工人工资、非法用工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以规范和净化我县企业的用工环境,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技术工人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引导广大企业家正确认识到这一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研究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情况、新特点,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保障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条例,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全面履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是国家强制性保险,各个企业要依法为工人参保缴费,缩小与苏南等先进地区企业在劳动社会保障上存在的落差。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确保企业职工的合法工资收入兑现到位。杜绝无故拖欠、克扣企业职工工资的现象,严格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切实维护企业合法经营、诚信创业的良好形象。企业负责人要加强与工人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努力构建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真正做到以待遇引人,以感情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技术工人到企业上班,缓解我县企业用工短缺的矛盾。

(三)加大投入,为职教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奠定物质基础。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抓经济必须抓职教。要发挥职业教育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重普轻职”转向普职并重。相对于我县如此紧迫的用工需求,目前我县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全县上下、各层各级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严格按照建政发[20**]89号文件精神,实施公共财政体制职业教育拨款政策,努力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确保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企业上交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县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各职业教育机构也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县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鼓励职业学校在抓好“对口单招”的同时,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培训和输出人才,吸引优秀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作文,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报告汇报 - 调查报告